6月30日至7月2日,廣東省近百萬考生在考場上執筆逐夢。而在同一時間,臺中大墩國小的學生們驚喜地發現,教室燈光煥然一新——柔和明亮的LED平板燈均勻灑落,黑板上的字跡從未如此清晰。
“教室燈光環境直接影響學生視力發展和學習效率”,大墩國小林淵輝校長道出了教育者的共同關切。
教室燈改造:一場國家行動
2025年,全國多地教育部門將教室照明升級列為近視防控的核心任務:
廈門市完成全市超1.1萬間教室改造,采用防頻閃、防藍光LED教室燈,實現照明均勻度接近自然光
溫州實施全國首個教育照明團體標準,將眩光值要求從國標UGR≤19提升至UGR≤16,大幅降低視覺疲勞
國家疾控局聯合教育部于6月啟動全國教學場所采光照明“雙隨機”抽檢,不達標機構限期整改
“今天早上一進教室就覺得超級明亮,眼睛舒服多了!”大墩國小學生的樸實話語,印證了專業教室燈對用眼體驗的顛覆性改變。
中考考場外的照明保衛戰
研究表明,學生每天60%-80%的學習時間在教室內度過,教室燈光質量直接影響視力健康與學習效率10。今年中考季,多地考場的照明改造凸顯三大趨勢:
1. 從“看得見”到“看得舒適”
傳統熒光燈存在頻閃、眩光、照度不均等問題,而現代LED教室護眼燈通過反射式發光技術,實現平面出光,徹底消除眩光10。
2. 從單一功能到智能生態
融合物聯網技術的智能教室燈系統,可隨自然光變化自動調節亮度,使課桌面維持500lx以上健康照度,節能率達40%6
3. 從教室到全域覆蓋
廈門等城市在改造教室燈的同時,在走廊設置“綠色眺望區”,室外設立“近視保護區”,構建立體護眼環境
明亮的教室燈下,筆尖劃過試卷的沙沙聲,是青春奮斗的協奏曲。
免責聲明|部分文案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或引用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,謝謝!